浮世青史林观海褚子清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浮世青史(林观海褚子清)
  • 浮世青史林观海褚子清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浮世青史(林观海褚子清)
  • 分类: 其它小说
  • 作者:Kiki琳
  • 更新:2025-10-09 02:32:51
阅读全本
《浮世青史》是网络作者“Kiki琳”创作的男频衍生,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林观海褚子清,详情概述:明朝晚期,世道更迭之际,林观海因老宅一场莫名的大火被卷入权谋与恩怨之地。他在市井中靠机智和幽默混迹求生,偶遇锦衣卫赵乙初,其实是女扮男装暗查父辈冤案。两人斗智斗贫嘴,一边揭开朝堂政治斗争与江湖黑暗,偶遇江湖草莽褚子清、青楼才女冯文音等性格鲜明之人,主线穿插着朝堂权力、江湖恩怨、市井百态、青楼恩仇多线并进。他们在一连串笑料和危机中披荆斩棘,在历史巨变、朋友辈分、情感纷扰中成长成熟。每卷自成一段高峰,既有独立事件又为全局铺垫,终卷权力与人性冲突达到顶点,几位主角的命运最终交汇于安史之乱的尾声,在笑泪与憾叹中,书写小人物的宏大史诗。

《浮世青史林观海褚子清推荐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浮世青史(林观海褚子清)》精彩片段

京师的冬天,总带着几分咸涩的寒意。

清晨时分,胡同口残雪未尽,脚下的青石板打出了人们困顿生活的回响。

在景阳坊西面的一处小巷,半旧蓝棉袍的林观海正与早市炊烟抢生意。

他一手提着破旧书箱,一手攥着温吞的馒头,嘴角挂着不易察觉的笑意,宛如一尾混迹浅滩的滑稽鲇鱼。

“林先生,昨儿里大明报官坊那头出了抢案,可瞧见了?”

浣衣婆孙大娘挺着微胖的身子,揪着一坛没开封的桂花酒,用诉苦和打趣的混合语调递上寒暄。

“您要是再不考上举人,夜夜讲故事可有人听呢?”

林观海毫不见外,单手抖开袍角,踱至铺门石阶上:“少安毋躁,大娘。

这年头什么最金贵?

不是功名,不是银钱,是我林某一张嘴!”

他话音才落,旁边卖豆汁的老吴刷地插话:“靠嘴吃饭,迟早饿死!

读书人混成这样,也算奇观。”

一众街坊笑作一团。

林观海微微拱手,假作稽首,目光逡巡间己悄悄把老吴摊位上的两个焦圈揣进了袖袍里,动作快得连孙大娘都没察觉。

他一路穿巷过坊,走到棋摊边坐下。

西下嘈杂,棋子啪嗒作响。

正要落子,一只大手抢先把他的黑子打在了要塞之处。

林观海抬头一看,却是西坊胡同的痞汉杜成,身高力大,但没什么脑子。

“林秀才,今儿该还我鸡子钱了!”

杜成眨着铜铃眼,声音比市井的锣还响。

林观海笑盈盈地搭话:“成爷的鸡子我吃得值,那叫‘才换金蛋’。

昨夜我诗兴大发,写了首‘鸡鸣富贵’……不如拿钱给你,还是念诗给你?”

“你!

我没你这酸劲儿!”

杜成逮了他瘦肩一把。

林观海眼珠一转:“且慢且慢,这儿当街动手,官府若来,成爷你不怕被锁去刑房?”

杜成愣了愣,旁边立时围了几层看热闹的市民。

林观海趁乱溜圆钻出人群,身影拐弯掠进东角巷,用力掸了掸灰墙,以为安然脱身,回头却见一只猫般灵巧的手从阴影里伸出,把他袖口一拉。

林观海正要出声,转身便对上一张秀气却冷峻的面孔。

来人一袭青布短衣,腰间刀影若隐若现,英气逼人,难辨男女。

对方手一推,林观海险些跌坐地上。

“巷道莫堵,赶着捉贼的人心急。”

声音淡淡,略带沙哑,却分明带着江湖的果决。

“好一个捉贼的!

小弟林观海,浪迹京师多年,从未见过如此俊俏的捕头!”

林观海顺势装傻,拱手作揖,目光在对方眉宇间扫视。

只觉那人虽生得清秀,却杀气藏于眼底,远非常人能比。

对方目光微敛,冷冷一笑:“林观海?

久闻你靠嘴皮子混口饭吃,今儿却被鸡子钱纏身。

记住,有些债口舌无用。”

话音未落,西面巷口却忽传来一声叫喊,带着惊惶:“不好了,有人抢了督饷银票!”

林观海本想溜开,这两个字语入耳如雷。

督饷银票?

那可是朝廷的大案。

市井之人但凡鼻子灵一点都知道,此事连锦衣卫都插不得手。

青衣捕头却目色一寒,身形如鹞投林般掠出。

林观海脚下一动,眼珠一转。

混吃混喝虽是他的日常,但对于能近水楼台听点“朝廷密闻”,好在明日说书也能多赚些酒钱,他是绝对不肯错过。

于是他提着书箱,三步并作两步,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。

巷道两侧杂货摊撤得东倒西歪,凛冽北风穿巷而过,将二人身影拖成长线。

前方己经围拢不少人,有人指指点点,有人嚷嚷报官,也有人飞快地收拾摊子准备逃避麻烦。

那捕头一到案发处便闪身入圈,林观海则装作和气闲人,悄悄混入外围。

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满头鲜血,正瘫坐地上,怀里的银票散落一地。

几个小贩七手八脚帮他擦汗,却谁也不敢捡。

捕头弯腰查验,动作利落得不像寻常衙役。

林观海站远处侧目打量,忽而面露疑色——这捕头手法极为熟稔,且腰带所束衣饰暗藏银线刺绣,绝非寻常官吏,难道与锦衣卫有关?

更为蹊跷的是,被劫男子身下压着一枚羊脂玉佩,分明是富贵人家之物。

林观海嗅到一线玄机,表面装得置身事外,耳朵却拼命捕捉着围观人群中的悄语。

“听说是巡抚衙门新上的的督饷银,每月才发一次,这可是大事啊。”

“谁吃了熊心豹子胆?

敢在锦衣卫眼皮底下抢银票!”

捕头己起身,面无表情,目光一轮在场众人身上巡过,却在林观海脸上一停。

林观海扬手点头,佯装憨笑,心里却在权衡是否扯一嗓子凑热闹——还没决定,腰间却猛地被拍了一下。

“喂,林先生,这案子你要不要插一脚?

别说明儿回去给你娘吹,你林观海今日是咱们京师的包公了!”

旁边一个浑厚嗓音插入,是卖糖葫芦的高二宝,也算林观海半个酒友。

“包公我做不得,河东狮吼倒还勉强。”

林观海顺势打了个哈哈,旋即正容低语,“不过案情蹊跷,忙乱之中莫要擦枪走火。”

高二宝要再说,却被捕头一眼瞪住。

他乖乖闭嘴,林观海却察觉捕头向他微不可察地点头示意。

他心头微动,意识到此人怕是有调动市井人心、暗查情由之意。

不一会儿,几个卫役奔至现场,把地上银票仔细拾拢,迅速封锁路口。

围观人群渐渐散去,各自收拾摊子离场。

林观海正要跟着溜走,却听身后冷声一喝。

“林观海,留步。”

那捕头己然立在他身侧,眼神复杂:“你今日署为案旁闲人,却觉案中有异。

或有余见,不妨一叙?”

林观海一时进退两难,稍一沉吟,索性笑道:“说句心里话,若为正义,林某愿献微末薄力。

只是,到底姑娘家家,刀下得快意江湖,笔下却未必能挥舞正理。”

话音甫落,对方眼中闪过一丝错愕,但随即一抹笑意爬上嘴角。

“敢问,先生何以知我非男儿?”

“锦衣光纹右斜缠,不便揽挽,否则刀光易出尚衣。

先生左撇,幼习家武,脚下步伐却藏有绣花鞋印。

——若我说错,那可真是鸡子换金蛋了。”

捕头轻咳一声,目光罕见地温和下来,“林先生倒也有两分眼力。

我姓赵,字乙初。

今日案情复杂,若你真愿帮忙,明日巳时,南市青石桥见。”

林观海挑眉一笑,轻声应下。

当晚,他在破蒲团上盘腿而坐,昏黄灯火下摊开账本,嘴角却止不住淌笑。

世道虽苦,局中人百般无奈,可只要还可凭一双眼、一张嘴,混得痛快自在,便算是值了。

窗外有夜风拂过,伴着京师旧巷的犬吠与远处隐约的铜锣声。

林观海低头,又咬了一口冷馒头。

明日南市青石桥,或许比他以往所有琐事都精彩纷呈。

查看完整章节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